档案热点

转变公共服务模式 突破档案工作发展瓶颈

档案馆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因其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文化功能。我们应该看到,在文化休闲已成为社会发展时尚潮流的今天,充分发挥档案馆的文化休闲功能,对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档案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储备资源,为文化休闲产业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升级提供持续支撑。从经济的角度看,档案馆文化休闲功能的实现,对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激发城市活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受传统档案文化思想的影响,档案馆被视为机密重地,大部分档案馆不论地处闹市,还是远在城郊,或在党委、政府机关大院内,门口有人站岗,戒备森严,公众首先在心理上就有被拒之千里之外的感觉。多年来,档案馆缺乏对社会公众的宣传,也缺乏主动激发引领公众对档案的强烈关注与兴趣。在硬件方面,不管是建筑设施,还是自然环境,都远远落后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其他文化机构。

休闲时代正向人们走来,档案人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敏锐地感受到它的脉搏,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去审视和规划档案事业。要打造公众文化休闲中心,应着手从城市综合档案馆的各种构成要素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入手。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重塑

在新档案馆的馆舍建筑外观设计上,应凸显档案馆的历史意味和文化气息,按节能、环保、美观、协调的绿色生态要求,让馆舍周边绿树成荫,花草连片;在馆内设计与装饰上,功能区间合理分配,既突出档案馆古朴”“厚重的个性特点,又颇具时代感,营造幽雅”“舒适”“融洽的文化休闲环境。

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揭开档案机密性的神秘面纱;实行8小时外和假日开放制度,在服务上采用简便的身份验证、无障碍自助体验等方式,不断提升休闲感受;引进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利用3D影像、虚拟空间等技术,让历史档案以全新的面貌示人,还可以通过用户互动,使用户能够体验历史的穿越感。

要重视特色档案的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层次开发。加大特色档案收集的力度与范围。比如展示本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历史事件等带有古韵色彩的档案资料;记载名人生平、名人传记、名人逸趣的名人档案;绘声绘色的声像档案、多媒体档案;反映珍贵历史、家族更迭的宗谱档案、家庭档案等等。要适应时代特征开发有广度、有深度、有趣味性、有时代感、符合公众文化休闲品味的档案特色文化,通过对馆藏档案的深度提炼,开发出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档案产品。

举办新颖的档案主题展

档案馆是一座历史的记忆库,许多历史事件或多或少总能在馆藏档案中寻找到痕迹。档案馆可以举办各种新颖的档案主题展将尘封的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也可通过发掘社会热点或是新呈现的文化现象来举办展览,让现在的社会现象在历史中找到缩影,通过展览启发人们从历史档案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

讲述档案里的故事

电视台可以开百家讲坛”“荆楚讲坛,档案馆为什么就不能利用馆藏资源讲讲档案里的故事呢?档案馆也可以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在档案馆内设一座讲堂或多功能厅作为讲述场所,依托本馆的特色档案资源,每期定一个主题,利用网络和在市民中有广泛影响的生活类报纸发布讲坛信息,吸引各类听众前来参与。走出去是指档案人员利用档案史料,参加电视台或广播电台的特制节目,采用讲故事、忆当年的轻松活泼的形式,回忆往昔历程,还可以邀请亲历那个年代的老人,通过热线畅谈感受。

开发档案休闲产品

一是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手段,突破传统的图片、文字、展品模式,采用电视、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方式向公众开放和公布档案信息。具体说来,就是让公众通过欣赏老照片、老电影,听老校歌、老校训等音像形式来回味历史的无穷乐趣。比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湖南广电集团等联合摄制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清宫秘档》就引起了公众热情的关注,是国内首次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1000多万件清宫档案制作而成,真实展现了许多为人所关注的历史人物、宫廷内幕,揭开了诸多历史谜团和悬案。二是利用档案资源开发具有档案元素的日常用品、工艺品,使公众在使用这些档案衍生品的同时,不断感受档案元素带来的历史感和文化感,这是让档案理念深入人心的有效手段。比如厦门鼓浪屿岛上的收藏家洪明章先生,依托自己收藏的旧物件,建立开发百年鼓浪屿系列旅游产品,有图书、封扎、明信片、印章、工艺品等等,让前来旅游的人爱不释手,这些产品由他们带向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无形中是对鼓浪屿历史文化的一种宣传和播撒,对扩大知名度和认同度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档案馆成为大众文化休闲的好去处,是未来档案馆发展的一种趋势,开发档案馆的文化休闲功能,跟上社会的脉动,满足大众需求,是档案工作贴近社会,弘扬档案文化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