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研究

孔子与养生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深谙养生之道的长寿老人。孔子活了73岁。据其生活的春秋时代鲁国史料记载,当时鲁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左右。

                                        主张“德润身”

据传,鲁哀公曾问孔子:“知者寿乎?仁者寿乎?”子曰:“然,知者乐,仁者寿。”接着孔子讲了人有三死:“夫寝处不适,食欲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不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

翻开《论语》得知,孔子在反复地强调修德。德的内涵很丰富,而“仁”则是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不忧”;子张问仁于空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责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恭曰:“如有搏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仁”,具有多重涵义,仅在《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孔子创造性地构建了他的以仁为中心关观念的哲学思想。能够悟透“仁者寿”,并结合现实,去身体力行,何愁不增寿。

                                          崇高“中庸”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法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过头与不及一样。这里也体现出了他的“中庸”思想。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啊!何谓“中庸”?,所谓“中”,即肯定事情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是不及;处理事情时合乎这个标准就是执中。所谓“庸”即常也。“中庸”即认定这个标准是经常性的。

孔子曰:“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话里都透着“中庸”之味。含有养生之道。吃的太饱,住得太好,对身体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重视养性

孔子学识渊博,爱好广泛,精通六艺,并热心向学生传授。他会弹琴,善吟唱。《论语·子罕》中载有:孔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述而》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充分显示了孔子精于欣赏音乐,善用音乐陶冶性情。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也能保持良好心境。在陈蔡被围之时,七日不火食,弟子皆面有饥色。而孔子仍弦歌不衰,精神矍铄。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足见其养性到家。特别是60岁以后,好话、坏话都听得进了;70岁后,怎么想就怎么做,不会越矩了——这已把心性修炼到高境界了。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又是多么超脱。

                                            讲究饮食

孔子讲究饮食以养生。《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段话翻译过来为:粮食不嫌舂得精,肉不嫌切得细。食物经久变得腐臭了,鱼和肉腐烂了,不吃。食物的颜色变得难看了,不吃。食物的气味变坏了,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没有一定的调味酱醋,不吃。席上的肉虽然很多,但吃的肉不超过饭量。只有饮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市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姜不在不可吃之例,但也不能多吃。

孔子到了晚年,对饮食越来越考究。他提倡并遵从“八不食”的习惯。这些在当今看来,大多还是很科学的。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老年人来说,把饭菜做得精细些,易于消化吸收,是有道理的。

孔子还提倡:“寝不言,食不语。”睡觉的时候不交谈,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这在当时,能提出如此观点,确实不简单。